“家里五口人,姐妹三人都在上学,仅靠父亲一人的微薄收入支撑。”11月27日,盐池县职业中学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张晓曦说,“学校在免除学费、住宿费和书本费后,还给我发放了贫困助学金,希望自己能学好一门技术,尽快就业。”
近年来,盐池县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市场所需和精准扶贫所求,开设热门专业,吸引莘莘学子前来求学。
走进盐池县职业中学,汽车运用与维修实训中心、现代实用技术培训中心、智能制造实训中心等现代化的实训室吸引了记者。总投资480万元的现代农业实训中心,包括智能化玻璃温室和双膜节能日光温室,通过采用“互联网+现代农业”的授课模式,线上线下混合教学,校内校外实践培训,让学生学有一技之长。
盐池县整合资金1.9亿元新建了县职业教育中心,结合当地市场需求开设了油气化工、电子商务、养老服务等新兴专业,并配备28个专业实训室。做到培训计划、师资、设施、实训、教材、考核“六到位”,先后对185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群众进行实用技术培训。采取全日制、半工半读、中长期技能培训、跟岗实习等方式,保障“两后生”接受职业教育。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、与产业升级同步实施、与技术进步同步升级。
“通过在校系统学习理论知识,今年又被安排到盐池县中医院实习。每天要进行铺床、更换引流袋、供氧、配药、输液、采血。”该校老年人服务管理专业学生黄丽绅说,对自己毕业后就业越来有信心了。该校鼓励学生多渠道谋发展,去年毕业生中84。4%继续升学,15。6%直接就业,实现百分百有出路。
“我们拟定了《盐池县职业中学推进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实施方案》,在实施老年人服务与管理、设施农业生产等7个专业的融合与合作基础上,‘互联网+’与清华大学信息学院也达成了合作意向,进一步拓宽了多专业的融合与合作渠道。”盐池县职业中学校长毛林说。 (记者 蒲利宏)